您的瀏覽器似乎關閉了 JavaScript 功能 必須在您的瀏覽器裡啟用JavaScript程式,才能使用這個網站上的功能
想像發明產品像是炒一道菜一樣快的世界。在這個世界中,任何材質物體可以根據個人化訂製,在幾分鐘內打造完成。
英國狂人James Bruton2014 年曾打造一款令人驚嘆的電影《異形》系列中的外星生物 3D 列印盔甲 Steampunk Alien Xenomorph cosplay 套裝,精心設計的異形服裝,採用 Bruton 的 Lulzbot TAZ 3 列印機進行 3D 列印,外型相當霸氣,令人驚艷!
英國發明狂人 James Bruton 是 XRobots 網站的創始人,他曾經研發出許多瘋狂的發明作品,包括用 3D 列印方式製造 BB-8 機器人,甚至打造巨大的 3D 列印分身,他絕對是 3D 列印的創客界中最量產的天才之一。
民以食為天,空氣、水、食物號稱人類生存三大要素,那麼就讓我們來談談填飽肚子這件深奧哲學吧!
你一看見他的作品,第一眼會被鋼鐵人吸引,接著看下去,他做的 3D 列印作品絕對讓你大開眼界!陳凱文本身是個結構工程師,從以前至今,工作性質由業務到工廠再到現在的結構工程師。陳凱文從小就愛畫畫,後來接觸到機構面,才慢慢的開始學習電腦繪圖,然而大概在三年前的第一台 3D 列印機讓陳凱文有了創作的發想,他說:「當時的 3D 列印機還很貴,後來 3D 列印機一普及,我就買了!之後發現有好多東西是以前只能想不能做的,所以買了之後,就馬上開始我的鋼鐵人創作。」
人臉辨識技術正夯,現在 3D 列印頭像技術逼真到能騙過臉部辨識系統!美國富比士(Forbes)記者 Thomas Brewster ,與專門打造 3D 掃描及列印的英國業者 Backface 合作,以他自己的 3D 列印頭像來測試多款 Andorid 手機與 iPhone X 的人臉辨識機制,沒想到 LG G7 ThinQ、Samsung S9、Samsung Note 8 及 OnePlus 6 等多款Android手機通通被 3D 列印頭像成功解鎖,只有 iPhone X 未解鎖。
3D 列印在生物醫學應用上有了重大突破,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(儀科中心)於 29 日正式發表,與三鼎生技共同研發的「生物 3D 列印骨骼重建系統」,改善傳統口腔癌手術時間冗長、術後顏面容易變形的缺點,讓口腔癌患者在接受治療之餘,也能保有自信與笑容。
林益成自我解嘲說「外表像老頭子,但是內心是小屁孩」心態年輕,用創意跟創新去學習,不會輸給小孩子!從空調產業工程師跨進雙足機器人這樣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,林益成發揮了動手做,積極學的精神。也跟他喜歡遙控飛機,做機器人模型的嗜好結合,希望藉由超級安東尼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,也會積極參乙組的競賽。
3D 列印已然不是新聞,隨著技術的成熟,它在很多不同領域中被當作重要的工具,比如說,醫學界嘗試印製仿生眼,期待助人重見光明;而法國南特也曾以這技術印出社會住宅,嘗試實現居住正義。但它的用途可不僅止於此,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了照顧到視障朋友的需求,利用了這種技術來製作輔具,把 2D 畫作變 3D,也將展覽帶到一個新的境界。
使用 3D 技術拯救動物的案例不計其數,像是先前有替鱷魚補上尾巴,這些都讓動物們恢復成受傷、生病前的健康模樣,然而此次 3D 列印技術救了一隻罹患癌症的九歲臘腸狗,且替換的部位是在頭部,也就是說將惡性腫瘤移除後,再將 3D 列印所訂製的頭顱像拼圖一樣裝上狗狗的頭部。
國外有一位神人Yasu Tano,花了一年的時間,使用美國消費電子公司 Monoprice Delta 3D 列印機,印出各種與真人尺寸大小列印各種道具,cosplay 服裝等等,包括電影《星際大戰》和《星際大戰外傳:俠盜一號》(Rogue One)的機器人K-2SO。
中國深圳性感女工程師 Naomi Wu 發明了一款 3D 列印高跟鞋,這雙鞋子名為「無影鞋」,在鞋跟裡面藏有可以駭入公司網路的秘密武器,可以成功躲避保全的檢查。
中國深圳性感女工程師 Naomi Wu,用 3D 列印機做出一套比基尼,為了檢測是否實際可以用,她便以肉身進行「實測」,還用上360度全景攝影機,讓粉絲大飽眼福。
中國深圳性感女工程師的 Naomi Wu,自稱「機械妖姬」,擁有性感火辣的身材,她用 3D 列印機做出「車頭燈馬甲」,夜晚裡發光的北半球,閃瞎眾人成為夜晚裡最矚目焦點!
在軍事領域運用 3D 列印技術越來越多元,現在除了可以印手槍之外,連軍隊營房都可以印喔!美國海軍陸戰隊,正在測試使用大型混凝土 3D 印表機,花了 40 小時,就蓋出 46.45 平方公尺的軍營,相當快速。
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(KIST)的研究人員,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模擬人類情感的人形機器人,當研究人員按下琴弦的兩端時,機器人就像是被牽線控制的木偶一樣移動,透過人工智慧,機器人模型會做出相對的動作與反應。
中國知名品牌愛茜茜里義大利健康冰淇淋(ICEASON)為上海仟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,日前推出外型極似北韓領袖金正恩的「金三胖」冰淇淋,每支售價 30 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 135 元),掀起網友熱烈討論。
珊瑚礁作為眾多小型魚類的棲息地,是海底生態重要的一環。然而,全球暖化等因素,珊瑚白化現象越演越烈。為解決這一不容忽視的環境課題,外國團隊嘗試利用 3D 列印人造珊瑚礁,幫助珊瑚再生。
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 3D 列印技術創造了一系列自折疊 3D 物體。2018 年 8 月 24 日,南極熊從外媒獲悉,這項技術的研究人員又推出了一種由導電 3D 列印材料和紙張製成的紙質機器人,當對該機器人施加電流時,紙張可以折疊和展開。
3D 列印廠商世華文創推出日本著名 AV 女星波多野結衣、雞排妹兩款擬人公仔,據了解,要製作他們 1:6 的公仔前,必須先近距離 3D 掃描全身,取得 3D 數據文件後就可以印出栩栩如生的縮小模型了,相當逼真。
日前美國政府終於允許該組織利用 3D 列印技術,合法列印槍枝,經過 3 年多纏訴,雙方終於和解。繼美國法院正式宣佈 3D列印槍合法化後,有美國議員就要求各大網站包括Facebook、Twitter、GOOGLE服務封鎖相關檔案。
國外有一名自造者 Hunter,將雜貨店買來激似湯瑪士火車頭臉部的玩具,結合運用 3D 列印製作日本不倒翁的外型,當作身體,最後將兩者成功結合在一起後,成功打造出一台會唱卡拉 OK 的機器人。
台大機械系畢業的工程師林允涵,Youtube 頻道「不務正業」搭配父親節,有了應景的創作,在影片「自造筆記#25 」中他利用 3D 列印,設計送給老爸的客製化手錶架!而且根據影片,他竟然改版 7 次!林允涵說自己父親的運動手錶,充電時需要用夾子來夾住充電,不過跟一般需要接觸式充電的手錶不一樣,沒有磁鐵可以吸附,所以卡住的深度很淺,光是充電要夾對地方也很困難!
美國公司 Mini Whale 要拯救大海男兒與女孩們,想要坐船在海上遨遊但又暗自為自己帳戶的錢傷神嗎?現在有一個不到 3 萬塊的解決辦法。一台水上摩托車最便宜也要從 10 萬起跳,那就更不用說遊艇或是郵輪,那個價格絕對不平民。Mini Whale 發現這個利基市場,推出自製小型電動船,要價美金 950 元(約台幣 28,500 元)。
還記得先前介紹過 3D 列印槍支的製造商 Defense Distributed 在網站上推出了全球首支金屬製技術,民眾可以自行在家列印槍枝的新聞嗎?日前美國政府終於允許該組織利用 3D 列印技術,合法列印槍枝,經過 3 年多纏訴,雙方終於和解。
有在追劇的人都會知道一個定律,每一季的結尾一定會來個主角重傷或是配角死亡。雖然常嘴巴上瘋狂批判這種操弄觀影人的手法,但我們還是會時間到就跑到椅子上,繼續的看下去。
荷蘭的一座城市 Einhoven 將成為世上第一個用 3D 列印機製造房屋的城市。 荷蘭當地公司成立一個里程碑計劃「Milestone plan」,該計畫將透過 3D 列印技術來製作可以住的房屋,希望可以振興當地建築業,解決水泥工人力缺乏的問題,預計最快在 2019 年中完工。
現今的自造者們不僅能將點子做出來,作品的完成度也越來越令人驚艷。Marcus Wu 最近上傳了一個迷人的影片,展示他如何組裝 3D 列印的科塔計算器(Curta)。經過九次改版後,Marcus 做出了一個拋光的 Curta,它是個 3D 列印完美傑作。
都把衣服丟進洗衣機、也放了水,突然發現上週就已經用的差不多的洗衣精,還沒有補貨…相信上面這種情況,大家多多少少有遇過吧。那想像一下,要是你家裡洗衣精的罐子,可以在它快被用完的時候自動上網、下單補充包到你家的話,是不是很棒呢?(編:我是覺得也是蠻可怕的啦)
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,近期研發出一項可直接在皮膚上 3D 列印電路的技術,稱該技術可讓士兵輕鬆帶著感測器、太陽能電池上戰場,在軍事領域擁有莫大發展性。
製作生物晶片是研究疾病的關鍵技術,現在正在變得更容易一些。新的納米列印工藝使用鍍金金字塔, LED 光源和光化學反應,在單一生物晶片表面列印比以往更多的有機材料。
北歐時尚品牌 ECCO 近日發表一項新企劃「QUANT-U」,4 月起將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實驗店「W-21」提供訂製鞋服務。現場即時分析使用者腳形、設計,並 3D 列印出一雙獨一無二的鞋子,讓消費者不須再擔心不合腳、不舒適的問題。
3 月 9 日至 18 日於美國德州奧斯丁舉行的世界創新盛會西南偏南大會「 South By Southwest Trade Show」 技術展覽(簡稱 SXSW ),現場有許多超級有趣的機器,包括可以列印 8 位元壽司的 3D 列印機,列印出的像素壽司竟然真的可以吃、機械手臂狂揮舞光劍以及 VR 跑步機亮相,每項產品都相當吸睛。
印象中的 3D 列印,只能乖乖照著設計檔製作,並且很難做細部的構造調整,但是這種情況可能有所轉變。麻省理工學院與康乃爾大學合作研發「機器人建模助理 Robotic Modeling Assistant(RoMA)」,結合機械手臂、3D 列印機、AR 等科技,創造出一個前所未見的列印形式。
以印表機著名的科技公司惠普(HP),近期推出新款 3D 印表機 The Jet Fusion 300/500 系列,根據官網表示,該 3D 印表機能以價位相仿的競品 10 倍快的速度生產高品質立體物件,且成本只要原先的一半,每台售價約 5 萬美元,近 150 萬新台幣。
牙齒、貝殼、樹木、骨骼等天然複合物,細看之下擁有複雜的紋路、結構,用來支撐重量、避免損傷。然而,這些細微構造在現今技術下,要透過人工方式再現是一件相當困難的課題。慶幸的是,哈佛大學近期研發出了新的 3D 列印手法,能有效解決此困擾。
先前才有利用 3D 技術還原 1200 年前祕魯 60 歲華美女王樣貌的案例,近日右有一個由醫學和考古專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合作,重建了大約9000年前居住的一名 15 至 18 歲年齡層青少女 Avgi 的樣貌,透過 3D 掃描和 3D 列印技術建構了容貌,五官輪廓比較陽剛,線條分明,神似電影《女魔頭》主角的長相。
不用像電影《縮小人生》動手術把自己縮小,現在靠德國 3D 列印公司「Doob」的列印技術,支付 95 美元(約新台幣 2,808 元),就可得到 4 英寸(約 10 公分)的迷你雕像,像是被縮小燈照過一樣,成品上的表情與動作都相當栩栩如生。
人類自然而然地傾向於思考未來。我們想知道生活中的下一個階段,想像當今進步的潛在後果,甚至將它們虛構成最極端的形式,作為一種可能的未來沙箱。事實上,過去一百年來,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 1918 年,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。 1918 年也是流感大流行開始肆虐的一年,最終奪走 2000 萬到 4000 萬條生命 —— 比戰爭死亡人數更多。美國國會建立了時區,包括夏令時,並發行了第一張美國航空郵票。
星際大戰機器人BB-8 研發者工程師麥特丹頓(Matt Denton),在自己成立的YouTube頻道Mantis Hacks的擁有者,分享用3D列印的樂高積木與零件,打造了一台真的可以開的卡丁車(Go-kart,也稱小型賽車),最高時速可達 26 公里,平均每小時保持 12.6 公里。
考古學家 Miłosz Giersz 和臉部重建專家尼爾森(Oscar Nilsson)花費 220 個小時,透過 3D 列印技術,製作頭骨和身體的骨骼和肌肉結構,以用來製作模型,還採用了真人的頭髮,重新建構了 1200 年前的華美女王(Huarmey Queen)的富貴貴族的樣貌。
廢棄的寶特瓶、塑膠能做什麼?荷蘭阿姆斯特丹於 2016 年設立「Print Your City!」計畫,回收廢棄塑膠製品,利用 3D 列印製作出公共空間的家具、設備,推行永續利用概念。其中,作為計畫第一彈作品 4 人座椅子「XXX」於日前誕生。
想擁有類人形機器人不是夢!新創的機器人公司 Choitek 發布了一個教程,可以用 3D 列印的方式,建構一個名為「ASPIR」的全尺寸的類人形機器人,該機器人是由超過 90 個 3D 列印機所列印的零件組成,只要花費 300 小時,就能打造出一台像人類機器人,成本約為 2,500 美元(約新台幣 7.5 萬元)。
儘管 3D 印表機價格越來越親民,要在家裡自製些小東西已經不困難,但對新手而言,準備 3D 列印用的模組,仍是一件麻煩事;為讓新手也能輕鬆享受 3D 列印的樂趣,新創公司 Voladd 推出的同名 3D 印表機,搭配擁有成千上萬線上素材的資料庫,讓你滑滑手機就能體驗3D 列印,售價約 1 萬 5 千元。
3D 列印、雷射雕刻、CNC 加工這三種功能,現在只要一台機器就能搞定!韓國新創公司 Mooz,利用模組化設計打造的同名商品,讓使用者能藉由替換噴頭,輕鬆將 Mooz 在三種功能間做切換,售價新台幣 1 萬 2 千元起。
您可以想像在辦公室或家中就能輕鬆列印出一支手槍嗎?首把 3D 列印槍支的製造商 Defense Distributed 在網站上推出了全球首支金屬製技術,使用者可使用特殊的小型的 CNC 加工機「Ghost Gunner」,只要花費 1 小時左右,就能列印出一支鋁製 M1911 手槍的槍身外殼,再加購其他配件,就可完成一支真槍。
英國倫敦 Bartlett 建築學院(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)的 DCL 實驗團隊,使用自家研發的 3D 列印軟體,讓機械手臂一氣呵成,製作出由不間斷的塑膠線,所構成的「塑膠空心網單椅」,並將之命名為「Voxel chair v1.0」 。
在多數人的印象中,3D 印表機是屬於學者與專業玩家的神奇法寶,其高昂價格也讓大眾敬謝不敏,不過,新創公司 Toybox 打造的同名 3D 印表機要顛覆你的刻板印象,這款專為孩子們設計的 3D 印表機,不僅操作非常簡單,只要用手機輕鬆點幾下,就能列印出成品,價格更是親民,新台幣 8 千元就有找。
3D 列印越來越普及,但是高昂的價格令人望之卻步;又或者操作困難,新手難以入門,只能乾瞪眼。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近期發布一款,主打「男女老少」都會使用的小型 3D 列印機,只要靠 Wi-Fi 與手機連接,就能輕鬆印出作品。早鳥價為 2399 丹麥克朗,約新台幣 1 萬 2 千元。
三緯國際 XYZ Printing 在德國柏林舉行的 IFA 2017 展覽中,發表 3D 印表機「da Vinci Color」,三緯國際表示,這款新產品,是全球首部採取 3D Color Jet 技術全彩 3D 印表機,能印出 1,600 萬色,10 月 5 日才會於台灣上市,官方售價尚未正式公布。
中國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,成立「3D列印遺體修復工作室」,應用最新3D列印技術,進行往生者的遺容修復工作,家屬只須提供親人遺照,殯儀館就能在 12 小時內,列印出往生者的「3D 臉孔」,容貌相似度高達9成;這項服務讓原本須耗時 1 週的遺體修復工作時間大幅縮短,有助效率提升。
烏克蘭一名正妹建築設計師 Dinara Kasko 因為愛上了烘焙,因緣際會下決定轉換人生跑道,踏入烘焙界,用專業設計能力,顛覆一般人對蛋糕外型的刻板印象,透過3D列印製作模具,將蛋糕與幾何建築學融合在一起,做出超特別的「幾何式」精緻蛋糕。
從大自然中攫取靈感,我們的機器人正變得越來越柔軟。近年來,機器人行業湧現出了一大批奇形怪狀的、未來感十足的機器人:夾具(EOAT)像章魚觸手般靈活的機器人、在發動機內鑽來鑽去的機器人、在水下自製能量的機器人等。這些發明無一不挑戰著我們傳統思維中對機器人發展方向的設想。
建設無人機交通、機器警察上任……杜拜總是不吝於擁抱新科技,現在更打算叫機器人來蓋房子;據《富比士》報導,杜拜政府與新創科技公司Cazza合作,要讓3D列印機器人負責建築大業,並計畫2030年時,杜拜會有四分之一的建築物由3D列印打造。
德國公司Nanoscribe製作出全世界最精細的3D印表機,能列印出比頭髮還要細上250倍的結構;拜這項技術所賜,德國科學家們研發出奈米機器人Spermbot協助婦女受孕、甚至未來還能讓「精子」帶上化療藥物治療癌症。
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(UCSD)從章魚及烏龜獲得靈感,運用3D列印打造出一隻「軟腳」機器人,可跨越砂礫、鵝卵石等複雜地形,還能因應空間縮小「下腰」,甚至擺動它的4條「海參腿」匍匐前進,未來可再加裝感應器,協助執行搜救任務。
中國一名科學技術館的教師Jarvis Woo,利用3D列印打造了鋼鐵人MK1模型,以啟發學生對3D列印的興趣,並將模型藍圖上傳到免費3D列印資源網站Thingiverse上,讓影迷們都能親手打造自己的鋼鐵人模型。
澳洲創客詹姆斯諾瓦克(James Novak)把1台已經停產的Solidoodle 3D列印機,改造成「畢卡索機器人」,它能將2D平面照重新解構,用特殊筆觸,以誇張、扭曲的線條呈現,畫出一幅又一幅的抽象畫,機器也能變身藝術大師。
登入
建立帳號
驗證帳戶